核心提示:很多職場人都有這樣的矛盾,工作多年,工資平平,但生活壓力卻與日俱增,最近一個8成職場人月薪不過萬的熱搜,又把這個現象再次放大,明明有10年的工作經驗,卻還是不值錢,是不是非常值得反思呢?聽聽向陽生涯怎么說吧。
引言:很多職場人都有這樣的矛盾,工作多年,工資平平,但生活壓力卻與日俱增,最近一個8成職場人月薪不過萬的熱搜,又把這個現象再次放大,明明有10年的工作經驗,卻還是不值錢,是不是非常值得反思呢?聽聽向陽生涯怎么說吧。
小長假前,小編在微博看到了又一條扎心的熱搜#近8成人工作十年月薪都不過萬#。數據來自騰訊理財通等機構發布《2019國人工資報告》,其中提到工作10年以上的受訪者中月薪過萬的比例是22.44%,也就是近8成工作十年的月薪沒有過萬。
留言中不乏有曬出自己工齡和工資單的,有的抱怨拖了后腿,有的提出反對,認為身邊很對人已經月薪過萬。趁著小長假的閑暇,向陽君進一步思考了這樣的現象和問題,也想從職業規劃的角度,給很多工作時間和工資不成正比的職場人一些啟發。
01
工作經驗不是衡量高薪的唯一標準
不管你是否承認,都應該重視職場“35歲現象”。很多企業在招人時,明確規定年齡在35歲以下。都說姜還是老的辣,但是職場很多職業的現狀并不是越老越吃香,而是年紀越大,越失去競爭力。
很多超過30歲的職場人找到向陽生涯,希望通過職業規劃,謀求轉型和新的發展,交談中,他們無一不表示年齡讓他們感到壓力山大。
工作多年職位和薪資依舊沒有起色的職場人,在自己身上尋找問題是必須的,是否工作多年長得只有工齡和年齡,但實際的技能和知識,專業度和敬業度依舊還停留在幾年前呢?
當你的工齡和專業度沒法成正比的時候,又怎么能要求工齡和工資成正比呢?
與此同時,也有一些職場人貌似已經處于了公司的高層,簡歷上風光無限,是某某公司總監,某某項目負責人,頭銜很多工作經驗貌似也很多,但可怕的是能力配不上他目前的地位。
在向陽生涯CCP生涯規劃師的課程上,身為資深獵頭的學員就分享過他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現象:
有一次在篩選候選人的過程中,有一個候選人在簡歷中寫自己工作十年,曾帶領團隊,為公司爭取到了一個上千萬的單子,并且當年團隊的增長業績超過200%。
這組數據引起了他的好奇,可真把人約出來細聊,想了解項目的一些詳細的過程,他在團隊中起到的作用等等,結果對方一直答非所問,講不到重點,讓他非常失望。后來輾轉了一些行業的朋友,多方打聽,才發現那位候選人確實是某家大公司總監,可是能力一般,很多項目都是和其他團隊配合完成的,那位候選人充其量只是個參與者,并沒有突出的貢獻。
這樣渾水摸魚型的“總監”,看似經驗豐富,但其實只是金玉在外,不僅更好的機會和他擦肩而過,同時就算拿著不錯的薪水,恐怕心里也沒有底氣,反而會時不時擔心自己會是被淘汰的那一批人。
02
入對行,工資就能蹭蹭蹭往上漲
想要入對行,歸根到底還是個職業定位的問題。
首先要考慮到宏觀大環境對于自己職業生涯的影響。從職業規劃的角度來說,進入一個充滿機遇的朝陽行業,處處是藍海
[1] [2] 下一頁